来源:储能派
8 月消息,韩国电池巨头 LG 新能源(LG Energy Solution)近日宣布,已于今年 6 月在美国密歇根州荷兰市的工厂正式启动磷酸铁锂(LFP)电池的量产,所产电池将主要供应能源存储系统(ESS)市场。LG 新能源由此成为首家在美国本土实现大规模 LFP 储能电池量产的国际电池制造商,在北美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进展。
战略调整,提前布局储能市场
根据 LG 新能源最初的规划,其计划在 2026 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工厂,以实现 LFP 电池的投产。然而,全球市场形势的变化促使该公司做出战略调整。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速放缓,投资回报压力增大,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,LG 新能源将量产计划提前了一年半至两年,并将密歇根工厂的部分电动汽车电池产线快速转换为储能电池产线。
这一 “战略再平衡” 举措,不仅提高了投资效率,降低了新建工厂周期带来的资金风险,还使 LG 新能源得以抢占美国市场对储能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先机。
技术领先,产品优势显著
此次量产的 LFP 软包长条电芯,专为大型储能系统设计,具有多重技术优势。在能效方面,长条电芯设计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,更适配大规模储能单元的需求;安全可靠性上,磷酸铁锂体系具备较强的热稳定性,有效降低了火灾风险,特别适合电网调峰以及数据中心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;成本竞争力层面,相较于三元电池,LFP 电池原材料成本更低,且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,在整体生命周期内成本优势明显。
LG 新能源表示,该产品已获得包括 Terra - Gen 与 Delta 在内的多家北美核心客户订单,后续将直接应用于电网级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并网项目。
顺应趋势,抢滩 AI 与绿色能源市场
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,数据中心能耗急剧上升,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大幅增加。同时,美国大规模的光伏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,也需要大量储能系统来平衡电网波动。LG 新能源的 LFP 储能电池正是顺应这一市场需求而生。通过提前量产,该公司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,进一步强化其在高增长储能赛道的先发优势。
市场潜力巨大,行业竞争激烈
据 SNE Research 分析,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185GWh 增长至 2035 年的 1232GWh,增幅超 6 倍,其中北美市场被视为增长最快、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。美国的《通胀削减法案(IRA)》为本土清洁能源与储能产业提供了大规模补贴,加速了储能电池在能源转型中的普及,也为 LG 新能源的本土化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。
当前,全球 LFP 电池市场中,中国厂商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在成本和规模上占据明显优势。不过,美国本土市场因政策倾斜,更倾向于扶持在美设厂生产的企业。LG 新能源选择在密歇根量产 LFP 电池,正是对 “本地化” 趋势的积极回应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一举措有助于 LG 新能源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,并提升其在北美电力公司和数据中心客户中的信任度。